军事学讲究研究战例,即通过对相似战例的研究,可以对即将可能发生的战争作出比较合理的推断,随着钓鱼岛危机的发生,中日在东海非常有可能爆发冲突,当然,由于两国互有忌惮,大规模海战的可能性不大,中日如果发生海上冲突,中等规模的海战可能性更大,对此,中国不能不有所准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局部战争不断,但都是陆空作战,唯一一次比较大规模的海战,只有英阿马岛战争,通过对马岛战争的总结,或许会得到些有益的启示。
马岛战争的双方是英国与阿根廷,英国是老牌海军强国,拥有航空母舰,阿根廷的海军实力大概也就是世界三流水平,与英国相差悬殊,这场岛屿之争,虽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但阿根廷海军的表现却可圈可点,尤其是阿空军击沉了英国海军旗舰“谢菲尔德”号,令英国遭受了重大损失,引起世界的轰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马岛战争是一场以高科技相对抗的海战,英阿双方都动用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武器,这包括战舰,飞机与导弹,其中,英国出动了以“竞技神”与“无敌”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组成的特混舰队,战舰百余艘,阿根廷也派出了几十艘战舰,其作战飞机并配备了法国制造的飞鱼导弹,在战争中,这些新式武器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击沉“谢菲尔德”号的,正是飞鱼导弹。应该说,阿根廷在战争初期凭着勇敢作战的精神,利用为数不多的飞鱼导弹给英国海军造成了巨大威胁,一度掌握了主动权,但由于英国与法国关系的密切,在英国的交涉下,法国不再为阿根廷提供飞鱼导弹,自此,战局急转直下,阿根廷在飞鱼导弹用完之后,就全面陷入被动,直至最后落败。
个人以为,马岛战争最值得中国借鉴的启示,有如下两条:
一是先进的反舰导弹如运用得好,可在海战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当然,这要有空军部队配合;二是除交战国以外,第三方对战争的影响绝对不可低估。以钓鱼岛为例,由于美国与日本有安全协议,如中日发生海战,美国有充分的借口出兵,即使美国不出兵,只要美国为日本提供情报,对中国就会非常不利,因此,中国在准备对日作战的同时,也要将美国的因素考虑进去,才可以对敌情作出正确的判断。
如用马岛战争做一个实力上的对比,美国与日本就仿佛是英国,而中国则仿佛阿根廷,但决不能以为如中日因钓鱼岛发生海战,中国就一定会如阿根廷一样落败。
中国海军有两点与阿根廷海军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中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鹰击系列反舰导弹是自己国产,不存在中断供应的问题,其次,中国潜艇实力的强大,会改变与美国,日本在实力上的整体差距,战局也许会因此而与马岛战争大异。
综上所述,美国,日本虽占有一些优势,但中国海军也并不惧怕,一旦开战,谁胜谁败很难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