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w
w
两个即将灭亡王朝的对话:朝鲜向清朝请教改革(2)
   
 
 
 

   
    共识:提防日本
   
    和李鸿章一样,金允植在自己的祖国也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有韩国学者认为,金允植是一个处于特定历史阶段的封建文人,最终倒向日本,成为亲日派。这样的污点是金允植永远无法洗清的。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金允植不仅是韩国现代化建设的先驱人物,在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时,也充分表现出了朝鲜民族的不屈气节。他不仅坚决反对日本的吞并,后来还自认为是“亡国大夫”,称病闭门不出。
   
    金允植的天津来往日记,是他还没有亲日思想倾向时期的记录。在与李鸿章等中国洋务派领袖的对话里,金允植反复指出,朝鲜与中国都要提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当时的朝鲜,东有日本的武力威胁,北有俄国的虎视眈眈。甚至美国、德国和英国等,也要求与朝鲜通商。
   
    朝鲜认识到,必须向西方学习。金允植在《天津奉使缘起》中说:“我国素无他交,惟北事中国,东通日本而已。自数十年来,宇内情形日变。欧洲雄长,东洋诸国,皆遵其公。舍此则孤立寡助,无以自保。于是中国及日本皆与泰西各国修好。所立约者近二十国。”
   
    但是,朝鲜国内的保守派势力很大。1881年,朝鲜才按照李鸿章的意思,秘密选了近百名留学生,随金允植到天津学习制造技术、英语和科学知识。
   
    清朝不把他当外人
   
    金允植在中国的活动,是朝鲜王朝特派“领选使”与中外人士的天津对谈。这次对谈的时间跨度达300多天。这也是关乎朝鲜命运的对话,是在殖民与反殖民、封建与反封建的大背景下,在中国、朝鲜、日本、美国、俄国、德国、英国间展开的“七方会谈”。此次朝鲜使节与清朝大臣的对谈,依然是具有藩属朝贡关系的谈判,李鸿章等并不把金允植等当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还不是对等的外交谈判。
   
    可是,中国的“洋务派”不能把中国从摇摇欲坠的封建社会中解救出来。自称善于“打补丁”的李鸿章也无法为满怀希望的金允植指出一条富国强兵的康庄大道。


                                            来源: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Copyright 2004-2005 www.cnjxedu.com Inc. All rights rerved.
中国军校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