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不太显眼的短消息: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2日在八一大楼会见了日本笹川日中友好基金暨日本自卫队中青年军官代表团。相比前几天访华的日本自卫队“涟”号驱逐舰,自卫队代表团显然低调了许多。
互访低调运行八年
低调是这个中日中青年军官互访项目的一贯作风。据中新社报道,由日本笹川日中友好基金资助的中日中青年军官互访项目是一个十年计划,今年已是第八年。即使中日关系处于低谷的时期,两国防务部门之间的交流也未曾中断。
6月29日,12名日本自卫队的校级军官组成的访华团到达北京。他们将在中国进行12天的访问。日方自卫队员分别来自陆、海、空自卫队,其中还包括一名女性。代表团团长是日本财团理事长尾形武寿。财团下属的笹川日中友好基金,是目前日本最大规模的民间对华友好基金。从2001年至今,该财团已经资助了至少120余名解放军军官和约80名日本自卫队官员进行互访。
据悉,在北京期间,日本自卫队代表团将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学府国防大学。之后,代表团还将访问青岛、南京及杭州等地,参观济南军区青岛警备区及海军基地、南京军区陆军某部等等。
为了让自卫队代表团成员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以及社会等,中方这次还会安排他们参观农村、学校以及历史古迹等。这也是每次中日军官互访中必有的安排。
年年走动气氛不同
中日中青年军官互访项目年年举行,随着每年中日关系的变化,代表团的气氛也会有所不同。2005年中日关系摩擦不断,日本教科书问题等一系列事件,导致中日关系下降到建交33年以来的最低点。这一年,日本自卫队军官到北京大学和学生进行了座谈。一名北大硕士研究生回忆说,此类座谈会北大之前举办过数次。但2005年的这一次,与往年相比,却略显得有些刻板严肃。
历次日本代表团中,多数成员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出发前,由于他们常在本国媒体上看到一些有关中国的不太客观的报道,因此难免心存戒心。在访问的前几天,两国军官的交流难免会有些生硬,但随着交往的深入,他们就会渐渐感受到,中国的军事发展并非像日本媒体渲染的那样充满威胁。于是,双方的交流也会随之逐渐变得真诚和自然。
每次,两国访问团在挑选成员时,都要充分考虑各个军种的人员配置。因此,代表团中不乏各兵种的行家。在参观对方部队时,无论到哪个基地参观,总会有人提出非常专业的问题。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