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w
w
军事专家:中国开始寻求"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富国强军齐头并进 中国军事变革加快——三位军事专家解读十七大报告国防和军队建设新思路

    ●程亚文

    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

    ●葛立德

    国防大学军事科技教研室教授

    ●王泠一

    上海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

10月16日,党的十七大解放军代表团讨论胡锦涛同志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摄

点击浏览更多军事图片

    10月17日,出席十七大的解放军代表热烈讨论胡锦涛同志向大会作的报告,表示要把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军的首要政治任务,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这是来自部队的英模和基层代表展开讨论。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摄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对于胡锦涛十七大报告中的这句话,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代表在解放军代表团分组讨论时说,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内在联系,对我军职责使命提出更高要求,将极大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强调军队建设服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在近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也写入了十七大报告中,中国开始寻求“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我们面临着帝国主义特别是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威胁,苏修亡我之心不死,我们一定要准备打仗。”这是1977年十一大报告中的原文。近半个甲子过去,时代的语境已完全不同。党代会报告中,仍然会有“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字样,但这只是和平年代的一种常态表达。海内外观察者更多注意到的是,中国在不断强调本国的“和平发展”,甚至在台海问题上,也有了“签订和平协议”的呼吁。有关中国“军事威胁论”的论调仍然存在,但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程亚文注意到,认为中国将和平崛起的声音日渐强大。

    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在十七大报告中得到提纲挈领的说明,三名军事专家就此进行解读。

    军队高层大调整 素质有较大提高

  记者:在十七大之前,中国军队高层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你觉得这次人事调整有什么新的特点?

    程亚文:军队领导干部从年龄层次来说,比以往要年轻。但年轻只是一个表象,在这个后面是官兵的素质包括高级领导干部的素质,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年轻化也跟这个相关。整体受教育的水平、把握现代军队建设的能力这方面都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觉得,在适应现代战争,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军队方面,他们比以往肯定会有更好的一个把握。

    葛立德:除了年轻化和知识化,还体现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要求,把一大批适应联合作战要求的军官放在重要领导岗位上。此外,这些新任高级军官大多具有在部队、军兵种或军区机关、总部、院校等不同岗位的任职经历,这表明,我军干部交流任职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干部获得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砺练。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 强军有了物质基础

    记者: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程亚文:十七大报告提“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就是将“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原则落实到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去,这是大的指导思想的调整。

    以往我们更多讲“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一般的学者写文章、部队院校的教科书,包括十六大报告,都是这种提法。我的理解,以往这样提,更多是要求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在实际操作时就有主、次之分。经济建设为主,国防建设作为匹配、处于次要的位置,以前许多年一直这样做,也有其必要性。

    葛立德: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国防建设,特别是军队建设有所削弱。当时提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在一定条件下做出了一定的牺牲和让步。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慢慢走上了协调发展的正轨。这一次提出统筹指导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对提高整个国家的国防实力和军队建设水平来说,起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记者:“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也是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上。这个论断和以前似乎也有不同。

    王泠一:改革开放早期,邓小平强调过“军队要忍耐”,即等经济建设发展了再强军。但现在毕竟二十多年过去了,明年已经是改革开放30年,这30年打下的物质基础可以有条件支持富国和强军同时进行。

    程亚文:这里有时代背景的变化。在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当政时期,并非不希望军队强大,只是就国家整体而言,经济上处在发展不均衡的状态,能够提供给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财政、技术和人才资源比较有限。

    但是现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已经有比较大的起色,在经济建设成就的表象后面,是整个国家在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领域的全面变迁。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的国家利益,也已经全球化了。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过程,必然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一些跟过去不一样的要求。

党代会报告首提富国强军统一 国防走“强”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两千多年前《孙子兵法》的名言,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充满智慧的思辨印记。在追求“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中国的执政者深谙“富国”和“强军”之间的内在逻辑。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表述第一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当中。 阅读全文》》》

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连日来,出席党的十七大的解放军代表团和武警部队代表团的代表们继续围绕胡锦涛同志向大会所作的报告进行讨论。各会场气氛热烈、发言踊跃。代表们说,只有站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高度,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阅读全文》》》

坚持创新理论为指导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

    胡锦涛同志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论述,使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深受鼓舞。连日来,广大官兵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表示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能力。 阅读全文》》》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积极推进军事训练转变

    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全军官兵认真收看收听胡总书记十七大报告,并结合军事斗争准备实践,开展多种形式实战化训练,在演兵场上掀起一股练兵热潮。济南军区某防空旅、南空航空兵某师、海军某水警区结合部队担负任务,从难从严训练,努力推进军事训练转变,促进了部队战斗力提高。 阅读全文》》》

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在学习讨论中,代表们一致认为,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这一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我军听党指挥的优良传统,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对于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阅读全文》》》

郭伯雄强调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曹刚川强调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徐才厚强调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梁光烈:努力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李继耐:大力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廖锡龙:提高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水平

陈炳德:着力推动军事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靖志远:在坚定信念提高素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

将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国家发展规划

解放军代表团和武警代表团讨论十七大报告

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

 
     
 
Copyright 2004-2005 www.cnjxedu.com Inc. All rights rerved.
中国军校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