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点击浏览更多军事图片
胡主席在庆祝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释了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决定军队建设性质和方向的大问题,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始终不渝地贯彻。对此,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觉践行。
回顾我军80年的辉煌历史,“为人民服务”从建军的第一天起就打下了根基。南昌起义的政治纲领是实行土地革命,废除苛捐杂税,维护工农利益;秋收起义时,毛泽东把起义部队命名为工农革命军,打出了缀有铁锤镰刀图案的军旗,标志着这支部队为工农利益而战的唯一宗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既是一种政治立场、人生态度、终极理想,又是永恒的价值追求。对人民军队建军80周年的最好纪念,就是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个“唯一的宗旨”。
为什么人服务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一种价值取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血脉所在、力量所在。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目的的。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军队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我军区别于其他军队的最显著标志。自觉做到为人民服务,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行为规范,也是衡量一名革命军人思想上、政治上合格的根本标准。80年来,全军官兵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倾注在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能使命之中,铸造了许多辉煌业绩。可以说,人民军队的成长史,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服务人民,始终是人民军队建军治军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服务人民是人民军队的最高政治原则,也是广大官兵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标准,理应成为每一名军人遵守的行为规范。从价值取向上看,革命军人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完全一致的。从利益取向来看,军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一切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始终强调为了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牺牲奉献。从道德基础来看,为人民服务思想又是我军政治宗旨在道德领域的展示和体现,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评价官兵的思想道德,其根本的一条就是是否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形式和生活方式、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变了,时代变了,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没有变。一个人,如果核心价值错位,就会导致颓废堕落;一支军队,如果核心价值偏移,就会蜕变腐化。革命军人只有牢固确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自觉地把服务人民转化为政治信念和行为准则,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受住各种考验,从服务人民的行动中获得快乐与满足,在服务人民的事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胡主席反复强调,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始终坚持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军队贯彻科学发展观,首要的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国家安全。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肩负着“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履行这一神圣使命,虽然大家的总体目标一致,但各级有各级的职责。广大官兵在本职岗位上忠实履行使命、奋发建功立业,就是当前最好的服务人民。为基层官兵解难题、办实事,是各级领导干部服务人民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充分体现对官兵的人文关怀,想方设法满足其多方面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是新形势下军队服务人民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践行服务人民的宗旨,就要积极探索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活动,为使群众更加富裕、人民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贡献力量。
服务人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好的作风,就不可能把服务人民的工作做实做具体,也就不可能保持服务人民的长期性、一贯性。作风就是形象。我们要把胡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联系起来,用严格的制度和规范的机制约束领导干部的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切实把服务人民的工作做实做到位。(解放军报/苏俊高)